【凤观城事】沈阳母亲河的前世今生 春来浑河岸 奔涌城市记忆
辽宁
辽宁 > 要闻 > 正文

【凤观城事】沈阳母亲河的前世今生 春来浑河岸 奔涌城市记忆

“沈阳啊沈阳,我的故乡……”,四月的沈阳城,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。沈阳的名字源于沈水之阳,沈水指的就是浑河。在这座城市人们的心中,母亲河——浑河是最让人动情的存在,漫步浑河畔,满目旖旎与柔情。

滋养人类文明 承载通航通商

11万年前,滚滚的浑河水从山前流过,为沈阳最早的人类提供生存水源,同时也创造了渔猎条件。距今7000年前的时候,浑河水浩荡西流,滋养出四季温暖,雨水充足,草木繁茂的自然环境。正是这样的环境,养育出位于今天沈阳市皇姑区的“新乐文明”。

历史记载,汉唐以前,浑河曾被称作辽水;距今千年左右的辽代,由于河水湍急,水色浑浊,辽水被改名为浑河。到明末清初,浑河漕运通航,码头繁荣,是沈阳与外界的通商口岸。据有关史料记载,浑河漕运源于明代,兴盛于清代。当时,浑河上没有桥梁,不仅两岸往来靠船只摆渡,而且,浑河渡口还是沈阳下辽河出渤海的水运门户。浑河北岸曾有七间房、石庙子、古木场、浑河官渡、望北楼、十里码头、骡子圈子、叆鸡堡等渡口,从这里出发的客货船可直达渤海,去往山东、天津及江南沿海城市。

浑河过去水比较浑浊,经常发水。1995起,辽宁省及沈阳市政府加紧改造,修缮浑河,加强浑河两岸的经济建设。如今20多年过去了,浑河已经成为沈阳市的一张靓丽的名片,写满风景与文化。历史更迭,环境变迁,母亲河的水奔流向前,从未停歇,始终哺育和滋养着沈城儿女。

涌动文旅音符 引领发展脉搏

近年来,沈阳市大力发展浑河沿岸的绿化工程,打造了五里河公园、罗士圈公园、沈水湾公园、长白岛森林公园等一系列绿化带,浑河岸堪称沈阳最广阔的旅游、休闲、娱乐、体育锻炼场所。每日清晨、傍晚,这里有跑步、骑车、滑轮、做操等锻炼的;有河边垂钓的;有浏览观光的;也有画家和摄影爱好者。新时代的浑河,也成为国内最适合开展赛艇运动的自然水域。迄今为止已举办三届的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,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赛艇队伍逐浪沈水。

在浑河之畔,自然风光与人文艺术交相辉映,尽显沈阳独特的文化魅力。郎朗钢琴广场开启沈阳音乐之窗,盛京大剧院璀璨着戏剧的迷人魅力,k11汇聚时尚与艺术,“浑河之夏”为市民带来艺术盛宴……浪漫、诗意和自由,浑河被赋予了更具时代特色和深刻内涵的美。

河水滔滔,滋养着这座城市的人,也让城市更加繁荣。如今,浑河沈阳段架起一座座桥梁,长青桥、富民桥、三好桥、东塔桥……联通两岸,梳理交通。新时代的浑河,见证着沈阳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。风光无限的浑河之上,涌动着文旅音符,引领着发展脉搏,展现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……

打造宜居环境 传递浑河温度

今年,沈阳市制定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,接下来将重点抓好39项重点工作,利用3年时间,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跨越式提升,打造“宜居、宜业、宜乐、宜游”的城市环境,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障。

沈阳明确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目标:以“洁化”促提质,确保城市环境干净整洁;以“序化”保畅通,确保城市交通规范有序;以“亮化”增颜值,确保城市流光溢彩;以“绿化”美环境,确保城市环境生态宜居,建设口袋公园、微景观、街头游园,大幅度增加城市绿量,打造“一街一景、一路一色、三季有花、四季常青”的美丽宜居环境;以智慧化,让城市管理更迅速更合理。

作为沈阳人休闲运动的好地方,浑河沿岸有许多重要的风景区,精细化管理更为重要。为此,沈阳市围绕河湖水体、河床、岸坡、堤防、闸坝、管理房、绿地、园路、景观、码头及亲水平台等8个方面来开展河湖精细化管理工作。相信未来浑河的发展,将更加地精细化、制度化、智慧化。

这条沈阳的母亲河,为城市输送朝暮相守的陪伴,给城中人绵绵不断的温暖与力量。在不同时代赋予的不同历史使命中,浑河一路向前,奔流不止。

(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