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阳市“双减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
辽宁
辽宁 > 城市 > 朝阳 > 正文

朝阳市“双减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

“双减”工作是党中央、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,也是教育部党组和教育督导的“双一号工程”。朝阳市将“双减”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,高度重视、高位推进,取得阶段性成果。省督导组和省教育厅对朝阳市“双减”工作给予充分肯定,全省“双减”工作会议多次表扬朝阳,教育部“双减”日报推广朝阳市资金监管和网格化管理经验。

据介绍,朝阳市已经形成“政府统一领导、县区属地管理、部门分工合作、社会齐抓共管”的工作格局。先后印发42个文件,健全完善“双减”政策体系,常态化促进中小学办学行为和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。市县两级督导组采取“四不两直”等方式,全覆盖地毯式督导检查校外培训和托管服务机构,先后开展暑期集中督导、6轮秋季学期专项督导和国庆专项督导,有力推进“双减”工作落地。

截至目前,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、服务时间达标学校、开展课后服务学校的主要指标均达到100%,参与课后服务学生达到98.13%;全市累计取缔无证无照黑机构79个、校外服务机构210家,255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转型或注销,在全省率先实现压减率达100%。查处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3人。

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工作中,从三个方面强化教育主阵地作用。一是多元作业模式减轻课业负担。遵循“减量不减质”宗旨,实行“一校一案”,将作业设计、管理、批改纳入教研体系,提高作业设计质量。丰富作业内容,实施分层作业,推出“作业超市”“基础作业+”和“1+3+1”多元作业等模式,涵盖基础性、拓展性和实践性三大方面,满足不同学生需求。二是菜单式课后服务搭建成长舞台。推行“5+2”模式,凌源市、龙城区开展双休日服务托管试点工作。丰富课后服务内容,组建各类社团和兴趣小组。充分利用校外资源,拓展服务内容。三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。发挥优质学校、优质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,组建157个教育联盟。小学起始年级全部“零起点”教学,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。征集基础教育精品课1527节,其中206节获评省级优秀课。加强教师队伍培训,开展思政课、七年级教师学科培训等。召开家校协同减负现场会,促进家校协作提质减负。

在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工作中,从七个方面加大校外培训治理。一是加大学科类培训机构学转非力度。设置营转非标准,细化工作流程,简化工作程序,稳步有序落实。二是加大校外培训的广告监管力度。开展广告治理联合执法行动,监测广告10万多条(次),检查校外培训机构820家(次),拆除违规广告(牌匾)400余处。三是加大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力度,成立专家团队,对学科类培训材料采取内外双审核制度,对非学科类培训材料采取内审和外查制度。四是加大《合同文本》覆盖力度。营业的校外培训机构实现合同文本全覆盖,对未使用新版本合同文本的校外培训机构,责令其停止办学。五是加大对校外培训风险防控的监管力度。出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政府指导价,实行预收费统一监管。六是加大对校外培训从业人员监管力度。严把入口关和出口关,并做好再就业帮扶工作。七是加大对隐形变异机构的监督清理。推行“四级网格化”管理模式,将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查处纳入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,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向纵深发展。

来源:朝阳发布